我们该坚持研究自己的最爱吗?

知乎问题:在当前的科研环境下,你有信心长期从事基础科学研究和颠覆性科学研究吗?

长期坚持自己最喜欢的问题的科学研究对做学术的人特别是年轻人常常是一个既美好又危险的事情。如果个人所爱恰恰是符合主流研究规范的话,那么恭贺你,你会顺利成长为一个标准的主流科学家。如果你的研究所爱特别另类,那么也恭喜你,因为这可能是具有颠覆性的创新研究。然而你可能未必完全清楚你所面临的巨大风险。

创新研究的成功需要三个条件:天赋能力,坚持热爱,再加上运气。除了数学以外,天赋能力未必要绝顶,足够就好。但对自己的研究要有发自内心的热爱和长期坚持的努力是绝对不可动摇的。如果你还没有财务自由,那么找一份足够相近的稳定工作会是不错的选择。就像爱因斯坦一边在专利局上班一边做自己的研究,就像张益唐在新罕布什尔州大学做讲师时对孪生素数猜想做出了突破性贡献。他们的成功有他们的好运气。更多得多的人没那么好的运气,或生不逢时,即使更聪明更努力也可能终其一生也一事无成。但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如果你没有足够的能力和长期的积累,那么再好的机会也只能从你身边溜走。

如果你恰恰是绝大多数不那么运气的人中的一员,那么你很可能一生籍籍无名。其实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幸事,有自己的追求同时又能享受恬淡安详的人生。如果你运气爆棚真做出了颠覆性的科学贡献,特别是如果打破了主流研究的条条框框,那么在当今的学术环境下(即使是美国)你也几乎没可能立即功成名就。面临你的更可能是十、二十年的甚至更久的坎坷。也许你就此碰壁一生,直到你死后或下一代你的贡献才被认可。

如果你翻开真正的科学史,你会发现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魏格纳(Wegener)的大陆漂移学说经过四、五十年的非议在他死后才被主流学术界接受;物理学家Alvarez和他的地质学家儿子在1980年提出了小行星或彗星撞地球导致物种大灭绝的理论直到三十年后才得到主流的认可;更多的例子参见viXra.org的创始人Philip Gibbs的文章。其实,更多的例子可能连历史都没有留下,特别是如果这样的贡献连发表都受阻的话,比如籍籍无名的大物理学家Stueckelberg很可能最先做出了QED的重整化理论,可惜他的论文被拒了。

在现今学术越来越垄断的体制下,真正打破传统的创新的生存空间也越来越窄(参见博文“浅论学术自由”)。这样的思想的存活几率可能更小了。也许有很多这样的创新还在萌芽中就受到打压多年,以至于我们还不知道他们的存在,对于名不见经传的创新者尤其如此。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个,那么能及时出头的机会大概可能是这样:你的颠覆性创新恰好用到了一个还在活跃的权威的工作,而这个权威恰好是足够开明的并注意到你的工作(比如通过审稿),有这样的伯乐帮助才能最快上岸。

作为一个亲历者,我个人感触颇深。基于李杨的宇称不守恒理论,前苏联科学家的镜像思想,以及其他物理学家的断断续续的发展,我大胆地在2019年提出了我自己的镜像理论框架以解释标准模型外的新物理。原以为在我提出切实可行的实验检验方案之后,会有很多实验组跟进,甚至更多理论家加入进一步研究。然而现实告诉我,一个毫无名气的人是不可能有太大的号召力的,尤其是想要打破现有的条条框框。确实有欣赏我工作的物理学家,但更多的是观望者。当“权威们”突然感觉到我的研究对他们领域的“冒犯”而开始对我打压后,我更是感到举步维艰。特别是当镜像理论这个非主流研究方向的一个权威竟然也开始千方百计地封杀我的论文,我感到尤其悲哀。

我显然只是学术世界里的一个无名小卒。对我的思想影响最大的两个大物理学家费曼(Feynman)和南部(Nambu)都过早地去世了。镜像思想的原创者Okun等前苏联物理大家也去世了。温伯格(Weinberg)刚刚仙去,李杨又太老了。而那个对我封杀的镜像理论权威极其偏爱自己的模型而与我的理念抵触。没有伯乐的我在学术垄断的氛围里寸步难行。

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我艰难地组建合作团队准备去开展实验检验的工作。然而在资金申请上四处碰壁。当然我还是会继续努力,但各种基金会是否会给我们的团队一个机会仍未可知。新思想的境遇在我理想中的评审制度建立起来之前估计都大抵如此。幸运的是,当前的实验技术已经足够高超,只要做中子寿命测量的实验不停止(希望他们没有都转行去做nEDM),只要做K0等粒子的不可见衰变研究提上日程,那么人们终将发现我的模型所预言的反常(这当然是我的自信)。只是这一等待的时间也许是十年,也许是二十年,遗憾的是我可能未必能亲眼见证那一刻。

我很信奉大物理学家普朗克(Planck)的观念:新思想从来不是通过说服老权威们来建立的,而是通过新一代的成长才被接受的。于是我更愿意向年轻人传播我的理念,只有他们才能真正接过这个火炬去完成这一未竟的事业。如果你也喜欢这一新思想,同时也理解了以上所提到的风险,那么来吧,下一个幸运儿也许就是你!

December 28, 2021
Last modified: January 2, 2022